| 索引号 | 53040020251630650 | 文     号 |   |
| 来   源 | 玉溪网 | 公开日期 | 2025-10-28 |
红塔区“五育并举”绘就素质教育生动画卷

在玉溪市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,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到“空中农场”参加劳动。
□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汤思琪 文/图
从保障体育活动时间、延长课间时长的刚性制度到丰富各类活动、拓展实践教学的柔性策略,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初心,一场将“五育并举”教育方针推向深入的生动实践正在红塔区各所学校蓬勃展开。近日,记者走进部分学校,实地感受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下,校园里的盎然生机与创新活力。
操场上的汗水、欢笑与成长
日前,记者刚踏进玉溪第八中学校门,一阵阵欢声笑语扑面而来。正值大课间,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组成方阵围着操场有节奏地跑步。自由活动时,操场边的几张乒乓球桌前围满了学生,一招一式尽显青春风采,跃动的身影成为秋日画布上最灵动的笔触。
“初一、初二年级主要是舞动青春、哈尼宝贝、桌操三套课间操交替进行,初三年级则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耐力跑,让他们进行体能训练。”玉溪第八中学体育老师靳俊介绍。
“学校通过体育课和大课间的形式,保证孩子们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。除此以外,还有篮球、足球、网球等社团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。”玉溪第八中学校长张敏道出体育运动的深层价值,“在体育锻炼过程中,不仅能让学生强身健体,还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观念,从而增强凝聚力。”
学生林俊辰的感受尤为深刻:“我把体育运动中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带到学习、生活中,遇到难题我会想办法攻克,遇到挫折我也不会灰心丧气。”
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开展得益于融入日常的体系化支撑。近年来,红塔区牢固树立“健康第一 五育并举”教育理念,深入落实云南省中小学生“壮苗行动”要求,持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,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整体提升。全区常态化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,体质健康优良率达57.41%。
在丰富校园体育赛事方面,红塔区积极举办首届云南省玉溪围棋公开赛暨玉溪市第二届“学大杯”围棋公开赛、小学生武术散打比赛以及校园篮球、足球联赛等7项赛事,参赛学生达2752人,较2024年增加1100人。推动“体育项目进校园”,开展游泳、射箭、田径、篮球、网球等6个项目训练。同时,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,形成了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的“游泳和射箭”、玉溪第四小学的“足球和田径”、玉溪第五小学的“轮滑运动”、玉溪第四中学的“啦啦操和网球”等独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。
“空中农场”的实践、探究与梦想
秋阳正好,玉溪市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教学楼楼顶上的“空中农场”里,绿油油的苤蓝、黄澄澄的柠檬、红彤彤的火龙果,各种各样的蔬菜、水果充满生机。“在这里,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,同时也明白了粮食来之不易,我们要好好珍惜。”该校六年级学生黄栋良边除草边说。
据介绍,2019年以来,玉溪市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结合实际,利用教学楼楼顶空间,开辟出一块400多平方米的小农场,根据节令种植蔬菜、水果,组织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除草、浇水等劳动,同时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,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劳动乐趣、体验耕作辛劳。
“学校开展劳动教育,是为了通过动手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劳动意识、养成劳动习惯。”玉溪市红塔区瓦窑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郑利兴介绍,学校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日常教学,通过分年级开展特色劳动实践,培养学生基础劳动技能。同时,学校创新劳动教育形式,将劳动实践与德育研学课程相结合,构建“劳动+研学”育人模式,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。
劳动教育具有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等独特的综合育人价值。近年来,红塔区高度重视课堂学科教学和课外劳动实践活动相结合,因地制宜开设家政、烹饪、园艺、手工、种植养殖、创意劳动、职业体验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习等劳动实践课程,建立健全具有综合性、实践性、开放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,涌现出“童心育人”等一批优秀校园文化品牌,创建省级劳动教育试点示范校2所,市、区级示范校20所。
“五育并举”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
两所学校的鲜活实践是红塔区深入推进“五育并举”、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。如今,走进红塔区许多中小学,都能感受到“五育并举”理念的落地生根。
玉溪聂耳小学教育集团持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,组织同学们在节假日走进聂耳故居、聂耳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开展志愿讲解活动,身体力行讲好“聂耳和国歌的故事”。“作为全国唯一一所以聂耳名字命名的小学,我们把讲好‘聂耳和国歌的故事’作为学校的光荣使命和责任,以党建为引领,打造‘校园红色文化实景思政课程’‘国旗下的思政课程’等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思政课程品牌,从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爱国主义的种子。”玉溪聂耳小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杨翠英说。
玉溪第四小学以智育教学点亮孩子成长之路,精心打造“五室一廊三基地”科教园地,涵盖科技发明成果展览室、机器人活动工作室、航空航天及车辆模型工作室、航海模型工作室、建筑模型工作室,搭配科技长廊与植物科普基地、航海模型训练基地、航空航天及车辆模型训练基地,为学生搭建起沉浸式科技探索平台。
红塔区围绕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“上台阶、进前列”目标,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立足区域发展实际,积极打造本土特色思政精品课。举办德育活动主题宣讲和“聂耳和国歌”主题系列活动,参与学生达8.9万余人。红塔区获批“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”,玉溪第五小学《阅动童年,读享未来》获评“2024年度青少年读书行动优秀案例”,玉溪聂耳小学教育集团获批“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”,玉溪第一小学教育集团获得“云南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”称号,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为学生终身发展和幸福成长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五育不是孤立模块,而是有机整体。”红塔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严志东介绍,下一步,红塔区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,探索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“五育融合”模式,切实让学生在道德品质、学识水平、身体素质、审美情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,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公平、更高质量的教育,共同谱写红塔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相关阅读:
- 红塔区“五育并举”绘就素质教育生动画卷 2025-10-28
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080号

